赣县区简介

中文名称

赣县区

外文名称

Ganxian District

别名

新饭店(梅林镇别称)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所属地区

江西省赣州市

下辖地区

12个镇,7个乡,1个开发区

政府驻地

梅林镇梅林大街5号

电话区号

0797

邮政区码

341100

地理位置

江西省南部、赣州市中部

面积

2993.09平方千米

人口

65.25万人(2016年户籍人口)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著名景点

白鹭古村、宝华寺、道士庄、桃花岛、赣县樱花公园、杨仙岭等

机场

赣州黄金机场

火车站

赣州东站(货运)、赣州北站(在建)

车牌代码

赣B

行政区划代码

360704

赣县 - 自然环境赣县1.位置概况:赣县位于江西省南部,赣江上游,环绕赣州市区,地处东经114°42′至115°22′,北纬25°26′至26°17′之间,是“千里赣江第一县”,也是誉满大江南北的“中国板鸭之乡”。全县辖9镇10乡;国土面积299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7万亩,山地360万亩,水面23万亩,有“八山半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称。2.地貌:赣县赣县境域地形属丘陵山地。地势东南高,中、北部低,东部和南部重峦迭嶂,迂回起伏,其间夹有山间条带状谷地,海拔在500—1000米之间。坐落小坪乡的水鸡岽,海拔1185.2米,为全县之巅。中部和北部多为丘陵,大小河流纵横其间,切割成大大小小的丘陵盆地。湖江乡张屋村海拔仅82米,为境内最低点。3.水文气候:赣县境内河流密布,700多条大小河流纵横全境,平均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为0.77公里,水力资源丰富。年均径流量21 亿立方米,水力蕴藏24.4万千瓦,已开发装机容量1.1万千瓦,水面资源丰富,面积达23万亩,其中河流16.4万亩,水库、库湾5万亩,山塘1.6万亩,已开发库塘水面 2.6 万亩,年水产品总量达8150吨。全境地处中亚热带丘陵山区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并具有春早、夏长、秋短、冬迟的特点。年均气温19.3℃,年均日照1092 小时,年均降雨量1076 毫米,无霜期298 天,四季常青。4.资源:赣县资源丰富,物华天宝。山上盛产脐橙、柑桔、油茶及木、竹、柚、李、梨、枣等;田园主产水稻、葡萄、席草、烟草和蔬菜等;地下埋藏有钨、煤、铜、铁、钼、稀土、莹石、钴土、砂金、水晶、瓷土、石灰石、大理石等资源;加工产品以板鸭、蜜饯、腐竹、白砂糖、桐油、瓷器最为出名。丰富的农产品和矿产资源,使赣县以稀土和食品加工为主的大批企业蓬勃发展,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稀土、钨、板鸭、蜜饯、腐竹等名特优产品。赣县 - 历史沿革赣县历史悠久。县因《山海经》所记“南方有赣巨人”而得名。据白鹭乡官村发掘的商周遗址和出土文物考证,远在4000多年前已有先民在境内生息。赣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始置县,西汉属豫章郡,县治溢浆溪。莽新隶九江郡。东汉复为豫章郡。兴平二年(195)孙策分豫章郡置庐际郡。三国吴嘉和五年(236)分庐陵郡置南部都尉,赣县均属之。同年拆赣县地置平阳县(太康元年改名平固县)。西晋太康三年(282)改南部都尉为南康郡,赣县隶南康郡。太康末(289)县治徙葛姥故城(今章贡区水东一带)。东晋永和五年(349),郡、县治徙章贡二水之间(今赣州市区)。刘宋改郡为国,赣县属南康国。齐复南康郡,梁、陈因之。陈时,赣县与南康县互易其名。大业元年(605)互复原名。开皇九年(589),改南康郡为虔州。同年平固县归并赣县。至隋、唐,赣县均属虔州。五代杨吴属百胜军。南唐改昭信军。宋开宝八年(975)复称州,赣县仍属虔州。太平兴国七年(982)拆赣县7个乡(原平固县地)置兴国县。绍兴二十三年(1153)取章贡二水合流之义改虔州为赣州,赣县属之。元属赣州路。明、清属赣州府。民国先后属直隶省或属赣南道、第十一行政区、赣南专区及第九、第四行政区。 1949年8月14日赣县解放, 析赣州镇置赣州市,赣县先后属赣南行政区、赣州专区、赣州地区、赣州市。1969年7月县治由赣州市迁至梅林现址。1987年4月5日,湖江乡分为湖江乡、古田乡、湖新乡三个乡(赣府厅字[1987]165号批复)。1988年9月12日,撤销江口乡、王母渡乡、沙地乡、田村乡,设立江口镇、王母渡镇、沙地镇、田村镇(赣民函[1988]101号批复)。1990年10月16日,设立攸镇乡(赣民字[1990]137号批复)。1993年11月17日,撤销南塘乡,设立南塘镇(赣民字[1993]167号批复)。 1995年9月29日,撤销吉埠乡,设立吉埠镇(赣民字[1995]185号批复)。1996年3月19日,撤销茅店乡,设立茅店镇(赣民字[1996]53号批复)。全县辖8个镇、16个乡、315个行政村。2000年5月8日,撤销五云乡,设立五云镇(赣民字[2000]104号批复)。2001年9月6日,撤销小坪乡,划归韩坊乡(赣民字[2001]569号批复)。2001年9月6日,撤销古田乡、湖新乡,划归湖江乡;撤销白石乡,划归田村镇;撤销攸镇乡,划归沙地镇(赣民字[2001]438号批复)。2003年底,全县总人口55.7万人。2004年底,全县辖9镇10乡。梅林镇、田村镇、沙地镇、南塘镇、吉埠镇、江口镇、王母渡镇、茅店镇、韩坊乡、小坪乡、阳埠乡、大埠乡、长洛乡、大田乡、储潭乡、石芫乡、白石乡、三溪乡、五云乡、湖江乡、湖新乡、攸镇乡、古田乡、白鹭乡。赣县 - 经济状况全县稀土和钨加工企业已达20多家,赣县形成了一条较为完整的稀土和钨深加工产业链,已成为全省最大的稀土分离和深加工基地。赣县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75%,素有“绿色宝库”的美称;农业资源非常丰富,盛产水稻、脐橙、烟叶、生猪、水产、无公害蔬菜等农副产品,发展现代农业以及食品加工业的潜力巨大。赣县水利电力资源充裕,水能资源蕴藏量24.4万千瓦,总投资3.8亿元的居龙滩水电站年内将正式发电,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的华能瑞金火力发电厂将开工建设,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将超过100亿千瓦时。赣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除了优惠的用水、用电等政策外,凡是来赣县投资的新办企业,均可享受免征企业所得税三年的“特殊待遇”。同时,赣县基础设施完善,水电供应充足,通讯事业发达,信息网络、金融体系方便快捷,海关、国检等部门通关服务优越。——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6年,全县生产总值34.54亿元,是2002年的1.4倍,年均递增13%;财政总收入3.35亿元,年均递增31.2%。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2年的45.5:21.1:33.4调整为26.4:45.7:27.9,二产比重提高了24.6个百分点。——工业强县取得历史突破。近四年累计利用外资9221万美元,引进内资12.8亿元,超过前20年的总和。2006年,工业园入园企业达65家,累计实现工业税收3.23亿元。赣县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工业崛起贡献奖”,2005年被表彰为“全省工业崛起三年翻番全面先进单位”,2006年被授予“全省工业崛起10强县”称号。——城乡经济统筹协调发展。坚持以村镇规划、“三清三改”和村庄整治为突破口,以发展新产业为着力点,扎实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年,累计完成2378个村庄规划编制,改造村组公路1015公里,完成改水17817户、改厕11379户,直接受益人口12.1万人。建成各类示范点324个,其中吉埠枧田村企石示范点、南塘石院村示范点被国家建设部列为全国村庄整治培训班现场教学点,赣县新农村建设做法被井冈山干部学院制作成教学案例,并被评为2006年度全市新农村建设综合先进县。全县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14家,协会组织80多个。——第三产业日益繁荣。特别是客家旅游业蓬勃发展,2004年在客家文化城成功承办了第19届世客会部分活动和首届客家旅游文化节,2005年主办了中国客属第三届恳亲联谊大会暨中国客家旅游文化节。占地面积600亩、总投资6000万元,融客家民俗文化、建筑文化、风水文化、饮食文化于一炉的客家文化城以及白鹭古民居已成为赣州市极具文化品位的重要景点。2006年累计接待游客66.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2亿元。货运物流等新兴产业蓬勃兴起,房地产业发展迅速,商贸服务业日趋活跃,金融业稳健发展,累计新增贷款5.4亿元,邮电通讯业蓬勃发展,个私经济发展迅猛,全县个私经营户发展到10440户,2006年第三产业上交税收4199万元。——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显著。近四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93亿元,年均递增38.1%;开工建设投资50万元以上项目126个,是县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建设项目最多的时期。2006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亿元,年均递增14.5%。——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岗职工年均工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均有较大的增幅。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0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59元,年均递增12.2%和7.4%。赣县 - 工业园区赣县工业园现已初步形成了以稀土、钨、钴加工为主的矿产品加工业,以甜菊糖、板鸭、蜜饯、鱼丝、腐竹为主的食品加工业,以制衣玩具为主的轻工纺织业等三大工业支柱体系。占地3000亩的赣县工业园位于县城东郊,其北跨“京九”和“赣龙”两条铁路,南临贡江,323国道横贯东西。园区内按花园式厂房布局,工业园一期已引进37家企业进驻,目前占地1000亩的工业园二期工程已基本完成[五通一平。赣县鼓励引进大型骨干项目,高新技术项目、主导产业带动项目以及产业配套项目和产业集群项目入驻园区,重点引进电子信息以及矿产品深加工项目。投资要求一般性项目原则上固定资产投资额必须要在500万元以上且每亩固定资产投资30万元以上,年工业总产值达到50万元/亩、或年纳税2万元/亩、或安排劳动就业20人/亩以上。用地要求所有入园项目必须按照工业园的总体规划进行规划建设。行政办公及生活设施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用地的7%,企业的容积率不得低于0.5,建筑系数不低于30%,企业绿化面积不得超过总面积的20%。企业在取得土地后,原则上必须在半年内开工建设,并按时达到投资规模,对超过时间未开工的项目,依法对占用土地进行调整或收回,避免土地闲置。工业园二期工业用地出让基准价为4万元/亩,优惠幅度与企业单位面积实际上缴税收挂钩。以企业前两个生产年度上缴税收核算,平均年纳税达到2万元/亩以上的优惠2万元/亩,达到1万元/亩以上的优惠1万元/亩,低于1万元/亩的不予优惠。企业在签订购地合同并取得土地前必须先按4万元/亩交纳土地出让款。●重点项目赣县——背投电视专用三基色荧光粉生产项目。预计投资1200万元人民币。主要通过对稀土进行精深加工,开发生产高清晰大屏幕背投电视机显示器的三基色粉——红粉、蓝粉和绿粉,目前,此类产品在国内尚属空白,全球市场需求量急剧上升。 ——合资建设500吨高品质硬质合金生产线。预计投资1.2亿元人民币,主要是通过与县现有钨加工企业合资,开发高品质硬质合金,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制造业。——甜叶菊产业化项目。预计投资9389.9万元人民币,主要是通过与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甜菊糖生产企业赣县菊隆高科技食品有限公司合资,建设3万亩甜叶菊种植基地,在县工业园建设一条年生产500吨甜菊糖生产线,生产作为饮料、食品、医药等甜味添加剂的甜菊糖产品。 ——无公害蔬菜真空脱水加工项目,预计投资1000万元人民币,主要利用县五云镇无公害蔬菜生产建设基地,建设一条年产1000吨真空冷冻脱水蔬菜加工生产线及相关设施,产品可销往市区大型超市以及广东、福建、香港、澳门等地。——四星级大酒店建设项目,预计投资7000万元,占地25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该项目拟建地位于赣州市二环线上的赣县城南新区,世界闻名的客家文化城就建于此地。赣州市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年接待海外旅游人数超过6万人,商务活动活跃。 ——赣县马口森林公园建设项目,预计投资9691万元,规划面积有9530亩,其中农田占4%,果园占16%,花卉占17%,竹林占21%,水面占0.2%,建筑面积等占4%,硬化面积占5%,森林覆盖率为80%,公园设置两条线路,15个功能景点区。建设地址马口距赣州市区7公里,距赣县城区2公里,是城市人最方便前往度假休闲的去处。——新建工业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地点在赣县工业园内,预计投资2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900万元。随着国家对可持续性经济发展投入的加大,循环经济产业获得巨大的政策支持,本项目能改变赣县乃至赣州市区的水源供应环境,确保数十万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和保护赣江下游沿江城市的生态环境,各级政府将给予各类政策扶持,项目建成后,年收取污水处理费335—670万元。——新建赣县物流配送中心,预计投资9000万元,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主要是利用赣县的区位、资源优势和目前的物流状况,建设自动化立体仓储、集装箱堆场及大宗货物堆场、批发市场、流通加工中心及配送仓库、组建汽运集团、建设综合办公楼及电子商务中心,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赣县 - 社会事业赣县赣县连续2年被评为全市十大体系建设先进县。 农村税费改革实施,实现了农民合同内“零”负担。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0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59元,年均递增12.2%和7.4%;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26平方米;社会保险覆盖面扩大到71609人,社会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启动了廉租房建设,建立了城乡低保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4060人享受城市低保,11963人享受农村低保,有效保障了受灾群众、困难群众、残疾人和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扶贫攻坚力度加大,新建了23个移民安置点,完成深山区、库区移民搬迁6367人,农村6995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共实施各类科技项目28个。新建、改建校舍6.5万平方米,启动了城关第三小学建设,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稳定在100%,初升高比例从40%提高到56%,高考录取率达65%,职业教育走在全市前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建成了县人民医院门诊大楼和县疾控中心,改扩建了一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初步建立起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监督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文化事业繁荣活跃,成功举办了第十九届世客会祭祖游园活动暨中国(赣州)客家文化节和第三届中客会暨中国客家旅游文化节。完成了14个乡镇广电网联网,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100%。人口自然增长率比2002年下降了1.46个千分点。完成植树造林6.9万亩,环境保护得到重视,土地市场有效规范,矿产资源有序利用。赣县 - 旅游资源●宝华寺赣县创建于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年间,原名西堂宝华禅院。从前明始称宝华寺,位于赣县田村镇东山村龚公山,距田村圩镇15公里。昔为隐士龚亮栖所。那时有一名叫马祖的和尚向龚氏求施一衣之田一烟之山,龚氏满口应求。马祖施禅法,解袈裟抛向空中,正好蔽日,又燃一香,缓内将烟送至全山,至此龚氏的田和山全部给马祖和尚,这就是龚公山的由来。她是马祖道一弘禅法之地,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的佛教与她皆有缘源,内有唐朝名塔──玉石塔,唐代古柏、银杏等十大宝和柳公权、李勃等历代名家的书法、石刻、碑铭。1998宝华寺被有关单位编入《中国名胜大辞典》。●储君庙 历史悠久,素有“千里赣江第一庙”之美誉。位于赣县储潭乡圩上,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晋刺史朱瑞置储君于此,故而得名。古庙占地二千多平方米,雕梁画栋,气势恢宏,庙前刻有《广济古庙》、《唐朝勒封》等旨牌。储君庙不仅是道教圣地,而且是古建筑的杰出精髓。其庙有一角倒塌,后经多次修补都自动倒掉,至今无法修回原貌,其中蕴含的建筑学原理值得探索。储潭乡还有储山、天宫寺、储君阁、赣州八景之一的“储潭晓月”就在这里。●契真寺 座落在赣县田村圩镇中心的契真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汉朝古寺。契真寺初名“弃假寺”,后名“契假寺”,复改“契真寺”。现契真寺罗汉殿佛座中有五言诗云“汉代弃假寺,唐代易契真”的记述;寺内藏古联“汉朝契假寺,秦代天丛山”亦可知寺名的沿革。弃假寺初建于田村村北的天丛山。建寺初期非常简陋,香火不旺。汉代有十八儒生投宿于寺,遗下十八真经,即现存的十八部《佛名经》,香火始转旺盛。至唐,迁建寺于田村街市中心的铜锣窝(即今址),始改名为“契真寺”。寺自唐而来,几经沧桑,经历代修复、扩建,至民国初年有大小殿宇18座,占地9.85亩。●戚氏宗祠 汉高祖刘邦时,武将戚鳃因守界有功被汉高祖封为“临辕侯”,又因明代戚继光抗倭有功,故戚氏宗祠被封为“世封侯爵”,现立于赣县湖江乡夏府村的是“世封侯爵”的戚氏宗祠追远堂,整个祠堂呈仿宋式建筑风格,气势慰然,占地面积约1400平方米,始建宋代。戚氏宗祠保留有许多名人名联,如朱熹题的“忠孝廉节”四字,孙文、蔡元培题的楹联等。湖江乡不仅有保存比较完整的戚氏宗祠,还有建筑精美的谢氏宗祠,两祠素有“江南第一祠”的美称。湖江乡旅游景点丰富,有大小湖洲,“黄泉路”上回龙阁、蒋经国创办的建国中学和兵工厂、百年南洋树、风光旖旎的库湾。●吉星龙瀑布 长洛乡留田林场附近有一处名叫吉星龙的瀑布,地处高山密林,水量充沛。吉星龙瀑布共有七个瀑布,呈阶梯状分布。从一个瀑布下接另六个瀑布,是开辟探险旅游和野外旅游佳地,是目前赣县景观比较著名、有气势的自然景点,是开发旅游的重点旅游开发地。●蒋经国旧居赣县虎岗位于赣州市东北郊,原为一片黄土冈。蒋经国主政赣南时,于1943年6月在此创办了“中华儿童村”。儿童新村依山临水,建筑物错落排列有1公里长,村中儿童最多达1000多名,其中多为抗战时间无家可归的难童。1945年2月日寇进犯,赣州沦陷,儿童新村停办。“中华儿童新村”是民国时期的一处重要史迹,现虎岗保留有大部分当年儿童新村的建筑物,计有坊式山门、村公所、迎宾馆、小会场、蒋经国旧居和3栋教室、8栋宿舍。●白鹭明清客家民居群 白鹭乡始建于宋代(1136年),繁华于明清的圩镇客家民居群工程浩大,占地约5万平方米,呈月牙形颁,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布局置景合理,慰为壮观。现有保存较完好的古祠堂、庙宇等69座,均青砖厚瓦,雕梁画栋、石雕、灰雕千姿百态。是保存较完整、较罕见的一处客家古代商业集镇和客家民居群。其有代表性的建筑有:世昌堂、洪宇堂、钟崇俨故居、福神庙、王太夫人祠等。白鹭乡有众多的名人古迹,古代建筑和古文遗址。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吉塘村葫芦井、文天祥塾馆、官村商周古墓群。白鹭乡是客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是赣南东河戏的发源地,至今还呈现丰富多采的客家民俗风情:“打轿”、“烧瓦”、“打米果”、“烧擂茶”。

载体资源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8-6016
  • 产业扶持政策
  • 企业投资政策
  • 土地厂房政策
  • 其他相关咨询
  • 已为您免费生成了个人网上空间
    快去查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