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州区简介

袁州区地处江西省西部,全区面积2532平方公里;总人口97万,其中城区人口25万;辖22个乡镇,8个街道。袁州历为州、郡、路、府首邑,现为宜春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浙赣铁路、沪瑞高速公路、320国道横贯全区,区级公路纵横交错,总长1300公里。水电充裕,自来水日供水量达7万吨;电力已加入华中大电网,有装机能力8700千瓦的水电站。森林覆盖率达56.8%。境内盛产大米、茶油、苎麻、辣椒、百合、竹木等,油茶年产量约800万斤,面积和产量均居中国之首;粮食年产量在38万吨以上;苎麻栽培历史悠久,产量达1600多吨。传统工艺制作的“袁州三宝”——夏布、脱胎漆器、松花皮蛋为地方特色佳品。一、地形。袁州区属低山丘陵地形。南、西、北三面群山环抱,峰峦层叠,地势较高;中部和东部广布丘陵,地势较低。袁河自西向东于区境中部流过,形成一块狭长的河谷平原。按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全区可划分为山区、丘陵、平原三种地貌。山区主要分布在南面和北面的区境边缘,占全区总面积的21.7%;丘陵分布在区境中部,占全区总面积的60.7%;平原主要分布在区境东部和袁河两岸,以及丘陵地貌中夹插的小块平原,占全区总面积的17.6%。二、山脉。袁州区位于罗霄山脉北麓中段,武功山脉北麓。境内较大的支脉有明月山,天台山和丰顶山。明月山位于区境南部,由西南到东南,峰回嶂叠,绵延数十公里,是袁州与安福的天然分界线;境内有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12座,主峰太平山海拔1736米,风光秀丽,森林茂密,亚热带树种齐全,是江西著名的旅游胜地。丰顶山位于区境北部,是袁州与万载之间的天然屏障,主峰沙泥坪海拔959.9米,在这一带的峰峦中,有石灰岩天然溶多处,千姿百态的钟乳石,堪称奇观。天台山屹立区境西部,为袁州与萍乡的分界山。三、水系。袁州区袁州的主要河流为袁河。袁河发源于武功山金顶峰北麓,大致流向自西向东,经芦溪、袁州、分宜、渝水、樟树等区市县,汇入赣江。袁河流入袁州区,经西村、湖田、渥江、彬江等乡镇和中心城区,长达52公里。袁河支流众多,分布均衡。袁河水系的控制流域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86.3%。另外,还有慈化镇部分山溪流向万载,汇入锦江;慈化镇和水江乡的少数山溪,分别流向浏阳和萍乡,汇入湘江;洪江乡部分山溪流向安福,汇入泸水。全区年平均径流量约为184亿立方米,基本上能够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四、气候。袁州属中亚热带季风型湿润性气候。全年平均气温17.2℃。全年有效积温为4295℃—5340℃,保证率为80%;总日照时间为1532小时。无霜期272天。五、土壤。袁州土壤类型,主要有山地草甸土、山地黄棕壤、山地黄壤、石灰土、水稻土、潮土等到7个土类。山地草甸土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2%左右;山地黄棕壤占4%左右;山地黄壤占5%左右;山地红壤一般分布在丘陵地区,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40%左右;石灰土约占30%;水稻土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17%;潮土主要分布在袁河及其支流两岸,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2%左右。袁州区 - 资源概况袁州区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有钽、铌、锂、钨、钼、铜、锌、铅、铁、锰、金、煤、磷、石英石、白云石、石灰石、高岭土、紫砂泥等20多种。经初步勘查,钽铌金属储量1.9万吨,钨储量1.2万吨,煤储量1.9亿吨,石英储量9400万吨,石灰石储量8亿吨,高岭土储量5000万吨,其中钽铌矿为江西有色金属“五朵金花”之一,为国家重点开采项目。在宜春的新坊乡,有着丰富的钽铌矿藏,其工业储量占全国的44.3%,锂矿更为丰富,占全国储量的89.3%,矿体产状平缓,采面裸露,品味变化均匀,水文地质简单。主要产品“银岭牌”钽铌精矿、锂云母等。林业资源现有树木品种62科、1100多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水杉、华木莲、红豆杉、竹柏、鹅掌楸等,其中华木莲为袁州区特有树种,并被评为宜春市“市花”。全区活立木蓄积量200余万立方米、毛竹蓄积量3000余万株。袁州区一类保护树种有水杉;二类保护树种有竹柏、金钱松、鹅掌楸、杜仲、银杏;三类保护树种有花榈木、青线柳、天竺桂、穗花杉、沉水樟、银鹊。珍贵树种有明月山的红花油茶(又名全缘红花油茶)。优势科属有蔷薇科138种、樟科25种、壳斗科25种、豆科21种、山茶科15种、松科7种;用材树种优良珍贵用材树种有樟树、黄樟、沉水樟、湘楠、白楠、银杏等;速生用材有泡桐、檫木、刺楸、拟赤杨等;提供商品用材较多的有杉木、马尾松、木荷、苦槠、檫木、黄山松、枫香等。油料树种主要有油茶、油桐、乌桕、野核桃、八角枫、山桐子、山苍子、野茉莉、含笑等树的花果、叶、种子可分别提取食用油、芳香油和其他工业用油。农作物资源以稻、麦、麻、豆、油、果为大宗,有30个多种类、340多个品种。畜禽资源。家养对象以猪、牛、羊、兔、鸡、鹅、鸭为主,珍贵野兽有虎、豹、豺、猴、野牛、红毛狗等。鱼类资源有9目80余种。袁州区 - 历史沿革袁州也称宜春,袁州区春秋时期先后属吴、越,战国时期归楚,秦朝属九江郡。汉高祖六年(前201年),灌婴于此筑城,置宜春县,管辖袁河流域,属豫章郡。汉元光六年(前129年),宜春县改立为宜春侯国。汉元鼎五年(前112年),废宜春侯国,复立宜春县,仍属豫章郡。王莽代汉,改宜春县为修晓县,属九江郡。东汉建武元年(25年),复改修晓为宜春,隶属豫章郡。东汉中平二年(185年),划宜春县东境之地(今樟树市西部)置汉平县。三国东吴宝鼎二年(267年),析宜春县西境置萍乡县,析宜春县东境钟山的东置新喻县。宜春、萍乡、新喻3县均属安成郡。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宜春县为宜阳县,仍属安成郡。隋开皇十一年(519年),废吴平县入宜阳县,并于宜阳县置袁州。开皇十八年,改宜阳为宜春。同年,分宜春县东境地复立新喻县。隋大业三年(607年),改袁州为宜春郡,治宜春县,领宜春、萍乡、新喻3县。唐武德五年(622年),复改宜春郡为袁州,治所辖的县依旧。贞观元年(627年),分全国为10道,宜春县属江南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分全国为15道,宜春属江南西道。天宝五年(746年),改袁州为宜春郡,治、辖仍旧。乾元元年(758年),又改宜春郡为袁州。五代十国时期,宜春县先后属吴、南唐。隶属袁州,仍为袁州治地。宋雍熙元年(984年),划宜春县东境10乡,置分宜县,宜春县仍为袁州治所。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宜春县隶属湖南行省袁州总管府。至元十九年,升袁州总管府为袁州路,改隶属江西行省,仍治宜春县。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改袁州路为袁州府,宜春县仍为治地。明洪武二年(1369年),宜春县隶属江西布政使司袁州府,仍为府治。清承明制,宜春县属袁州府,仍旧为府治。民国3年(1914年),裁袁州府,宜春县属庐陵道。民国15年(1926年),宜春县直属于省。民国20年夏,宜春县属第二行政督查区,民国21年又改属第八行政区,民国24年又改属第二行政区。1949年7月17日,宜春县全境解放。20日成立宜春县人民政府,隶属江西省人民政府袁州分区,袁州分区驻宜春县。1952年9月,袁州专区并入南昌专区,宜春县隶属南昌专员公署。1958年12月20日,南昌专员公署迁宜春县城,1959年元旦,更名为宜春专员公署,宜春县隶属之。1963年4月18日,宜春县所属镇升格为县级镇,与宜春县同属宜春专员公署。1967年1月,宜春镇降为区级镇。隶属宜春县。1979年10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划出宜春县部分地域设立宜春市,与宜春县同属宜春地区行政公署领导。1985年3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宜春县建置,将其所辖乡镇全部划入宜春市。2000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宜春地区行政公署,设里宜春市(地级),原县级宜春市,改设为袁州区。袁州区 - 发展概况产业结构:顺应国家产业政策导向,袁州区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把医药、油茶、机械建材、旅游服务作为全区经济的龙头。四大产业2008年预计可实现产值20亿元。工业园区:袁州医药工业园作为江西省级唯一的生产性医药工业园,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做到“开发一片、投产一片、见效一片”,园区特色效应已经显现,至今共签约入园48家,总投资27亿元,预计2008年可实现销售收入7亿元,税金5200万元。社会事业:袁州是中国闻名的“版画之乡”、“武术之乡”、“民间音乐之乡”。向以“文章节义这邦”著称的袁州,区内有综合性本科院一所,综合性职业技术学院一所,普通中小学466所,在校学生达15万人。有各类卫生机构126个,病床3000多张,有21家科研机构,承担了9个国家级科研项目,成为江西省第一个“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拥有专业技术人员近10000人。有文化站32个,其中省级百强文化中心2个。电视覆盖率达89%,农村广播覆盖率95%以上。

中文名称

袁州区

外文名称

Yuanzhou District

别名

袁州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所属地区

江西省宜春市

下辖地区

灵泉街道、秀江街道、彬江镇、西村镇等

电话区号

0795

邮政区码

336000

查看更多信息

获取投资政策
一键获取
来自选哪儿数据中心
资讯中心
招商机构
产业园区
政府机构
载体资源
土地数据

报告定制

更多

投资咨询

投资反馈

咨询热线:400-168-6016

留言咨询

姓名

手机号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8-6016
  • 产业扶持政策
  • 企业投资政策
  • 土地厂房政策
  • 其他相关咨询
  • 关闭

    扫码快速认领 直接对接企业

    关闭

    扫码快速加入 直接对接企业

    关闭

    扫码快速加入 直接对接企业

    关闭

    扫码快速认领 直接对接企业

    关闭
    已为您免费生成了个人网上空间
    快去查看吧~